头痛是因头颈部痛觉末梢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异常的神经冲动传达到脑部所致。多由于头颅部任何具有疼痛感觉的组织受到刺激、牵拉或压迫所致。头痛多发于青年女性,以29-34岁患病率最高,男性以25-29岁患病率最高,50岁以上女性和适龄儿童患病率较低。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将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统称头痛。
急性起病的头痛:常见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其他脑血管疾病、脑膜炎或脑炎等。
亚急性起病的头痛:如颞动脉炎、颅内肿瘤等。
慢性起病的头痛:是指头痛频繁发作每月超过15天,每天头痛持续4小时以上。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药物依赖性头痛等。
头痛是一种综合征。头痛可分为外感头痛及内伤头痛。一般病势较剧,多表现为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多因外邪所致。起病较急,头痛持续不解,伴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骨节疼痛、咳嗽等症。
外感头痛发病急,多表现为掣痛、跳·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
内伤头痛起病缓,多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病势悠悠,遇劳则剧,时作时止。
头痛病因繁多,神经痛、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病变、脑血管疾病、颅外头面部疾病、以及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中毒等均可导致头痛。其中有些是严重的致命疾患,但病因诊断常引起困难。
引起头痛的原因常见以下几种:脑部病变、耳内疾病、高血压、低血压、贫血、感染、中毒、低血糖、感冒、颈椎病等。
感受外邪,多因起居不慎,坐卧当风,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上犯于头,清阳之气受阻,气血不畅,阻遏络道而发为头痛。
鲜黄花菜 、紫菜 、雪里蕻 、苋菜 、白菜 、茄子 、牡蛎 、海参 、比目鱼 、草鱼 、龙虾 、动物肝脏 、猪脑 、绿豆 、赤小豆 、葵花子 、南瓜子 、西瓜子 、杨桃 、绿橄榄 、木瓜 、薏米 、百合 、核桃 、糙米 、樱桃
头痛的病人,应禁食火腿、干奶酪、保存过久的野味等食物,少吃牛奶、巧克力、乳酪、啤酒、咖啡、茶叶等食物。
头痛的病人,还应禁烟、禁酒、禁喝浓茶,因为这些食物可导致心率加快、小动脉痉挛,而导致头痛加重。
头痛发病年龄常见于青年、中年和老年。头痛的防治应减少可能引发头痛的一切病因,包括避免头、颈部的软组织损伤、感染、避免接触及摄入刺激性食物、避免情绪波动等。
头痛典型病例约20岁起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并且女性较多见。轻度头痛患者一般不用休息,可服用止痛药,如去痛片等。如有剧烈头痛,必须卧床休息。
【白菜汤】
原料:白菜50克、小葱3根。
做法:取干白菜,小葱,切碎后加水,旺火烧沸后改文火煎煮约20分钟即成。每日2次,温服,每服400毫升。
功效:适用于风寒头痛患者。
【苍耳金银花茶】
原料:苍耳子3克、金银茶3克。
做法:将苍耳子、金银茶,水煎代茶饮。
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头痛、鼻塞或流浊涕者。
【绿豆粳米粥】
原料:绿豆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绿豆加水胀发后,与粳米、清水适量共煨粥。每日2次。
功效:适用于夏季中暑头痛患者。
【荷叶粳米粥】
原料:荷叶3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荷叶切细丝,入粳米,加水共煨粥。每日2次。
功效:适用于湿邪所致头痛、头重如裹者。
【葱白桂皮粥】
原料:葱白10根、粳米50克、桂皮5克。
做法:取连须葱白,洗净切细,加入粳米煮成薄粥,粥中再放入桂皮,煮20分钟即可。每日2次温服。
功效:适用于头痛、恶风、骨关节酸痛者。
【天麻炖羊脑】
原料:羊脑300克、老鸭1只、天麻30克。
做法:羊脑拔掉血丝,冲洗去异味。天麻洗净;老鸭洗净后斩件汆水。老鸭、天麻、羊脑一起隔水炖2小时,再加盐、味精、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治疗头痛。
【当归炖猪心】
原料:鲜猪心1个、党参20克、当归15克。
做法:猪心洗净剖开。党参、当归洗净,放入猪心内,用竹签固定。撒上葱末、姜末、料酒,将猪心隔水炖熟;除药渣,再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治疗头痛。
【山药半夏粥】
原料:山药30克、清半夏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山药研末,半夏洗净,放进锅中,煎水取汁;再把半夏汁倒进锅中,调入山药末,再煮数沸;酌加白糖,搅拌均匀即可,空腹食。
功效:治疗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