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瓢谷 >> 饮食习惯 >> 烹饪类 >> 正文

面对新鲜蔬果,教你少吃“农药”

来源: 菜瓢谷 发布时间: 2014-12-02 22:40:40 浏览: 26018


    不少研究都表明,尽管大多数蔬果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其所含农药量也不足以对健康构成损伤,但这些物质最终还是要通过肝、肾代谢,摄入越多,肝肾负担就越重。另外,农药与神经系统疾病、荷尔蒙失调、儿童智力受损也都有关。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在服“毒”。面对新鲜蔬果,怎样吃能尽量减少农药的摄入就成了重要的话题。

一:选择残留农药少的蔬果

    首先,不要选择“多虫蔬果”。比如豇豆、甘蓝、大白菜、圆白菜、菠菜、油菜、韭菜等,这些都属于“多虫蔬菜”。为什么称之为“多虫”呢?因为在众多蔬菜中,这些蔬菜易于生虫(菜青虫、地蛆等害虫),而且这些害虫抗药性较强,一旦蔬果生虫后又较难防治,农户为了尽快杀虫,往往会选择高毒农药,从而导致农药残留。

 

    其次,少选叶菜、多选根茎类蔬菜。因为叶菜的叶片柔软、水分多,虫子爱吃;根茎类埋在地底下不易招虫。比如韭菜,根部容易长韭蛆等害虫,因此常会灌较浓的农药,有些农药毒性较大,且容易残留。像土豆、地瓜则埋在地里,相对来说非常安全卫生。但是叶菜并不是所有季节都会有农药残留,冬季和春秋季的叶菜类很安全,因为虫子少,几乎不打农药。

    再次,别迷信有虫眼的蔬果。为了吃上无农药残留的蔬菜,很多消费者喜欢购买有虫眼的蔬果,认为这样的蔬果肯定没有打农药。其实,不要热衷购买有虫眼的蔬菜水果,因为成虫抗药性显然大于幼虫,有虫眼的蔬果也可能是被成虫破坏的,这样果农反而会打更多的农药在上面,用以彻底消灭害虫,而没有虫眼蔬果,可能只是有一些幼虫在上面,因此打少许农药就会被消灭了。另外,成虫的出现时间肯定晚于幼虫,也就表明有虫眼的蔬果施药时间离收获更近,农药反而分解少、残留高。因此,有没有虫眼不是衡量是否用了农药的标准。

    还有尽量选择大棚蔬果。大棚蔬果比露地蔬果农药少,大棚里可以用防毒网等物理方法防治害虫,因此打的农药比较少。与大棚菜相对的,是露地菜,看上去好像更天然,但防治病虫害的难度更大,用的农药会比大棚菜多。尤其是夏季吃菜更要小心了,因为这时候不仅虫子多,而且温室大棚菜几乎都已经收完,菜市场里卖的,绝大多数都是露地菜,农药残留比较多。

 

    此外,吃黄瓜和西红柿等也要注意,由于它们的生长环境湿度大,易生病,一般用药量都比较大,尤其杀菌剂用得多。不过相对于杀虫剂,杀菌剂对人体的危害要小一些。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