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饮食礼仪

来源: 菜瓢谷 发布时间: 2014-03-09 14:35:58 浏览: 11772


    孔子论饮食,多与祭祀、礼仪有关。

    孔子在《论语·乡党》中说过:为国君助祭后分得的肉食,当天吃完不能留到次日。家中祭祀用过的肉超过三天就不吃了。此外,孔子和本乡人一道喝酒,喝完之后,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这种礼仪同时反映了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孔子还要求做客时有丰盛的筵席,就要神色一变,并站起来以示感谢。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孔子从来没有吃饱过。因为服丧者不会饱食,办丧事者应有悲哀恻隐之心。

    在饮食用的容器方面,孔子曾在《论语·雍正》中说过“觚不觚,觚哉!觚哉!”,大概意思就是觚不像觚了,这也算觚吗!这也是觚吗?孔子对觚这种酒器的形态和容量的改变感到不安,认为这不利于食礼的推行。

    综上所述,说明孔子对饮食礼仪非常重视。他的饮食观完整而自成系统,涉及到祭祀原则、饮食礼仪、烹饪用具等方面,并为我国的古代饮食理论拓展了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