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菜瓢谷 发布时间: 2013-07-02 09:46:40 浏览: 7655
肺结核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临床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等为主要症状,民间俗称为“肺痨”。现代医学将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肺结核多发于儿童,是结核菌初次感染,机体无免疫力,全身反应较强;继发性肺结核多发于青年或成年人,是结核菌的再次感染,常形成“浸润型肺结核”。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主要为阴虚内热。患者早期表现为肺阴亏损,症见干咳少痰、痰质粘而色白、痰中带血、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胸闷胸痛、倦怠乏力、食欲欠佳、舌红等;若病情发展则表现为气阴两虚,症如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神疲气短、自汗盗汗等;久病发展为肺脾两虚,症见气短乏力、语音低微、咳嗽有痰、胸闷纳呆、畏寒怕冷、面色苍白等;也有发展为肺肾两虚者,症状面白唇红、潮热盗汗、心烦失眠、腰酸耳鸣、尿频遗精、月经量少甚则闭经、舌质红少津液等。
不同类型的患者应注意不同的饮食宜忌,如干咳吐血者,春天应忌毛笋、菠菜等发物;食欲不佳者,忌过多地食用肥肉、奶油、巧克力等较油腻的食物;低热、盗汗阴液亏损者,宜多吃藕、梨、苹果、青菜、胡萝卜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若因虚火内炽而发病者,宜滋阴清补,多吃鳖、黑鱼、猪瘦肉、牛肉、蛋、乳类等食物;阴虚火旺者禁吸烟、饮酒和进食辛、热、辣等刺激性的食物。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毒素而引起的中毒和全身性反应,使机体长期消耗增多,蛋白质分解代谢显著增强,影响全身功能,最后导致恶液质。药物、休息和营养是治疗本病的三个重要方面,因此患者应重视饮食疗法。后期菜瓢谷会陆续有分享更多食疗治肺结核的偏方。
热门推荐
浏览:523233
浏览:411116
浏览:348719
浏览:348719
浏览:348718
浏览:337063
浏览:178130
浏览:177271
浏览:171123
浏览:16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