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病的症状及饮食

来源: 菜瓢谷 发布时间: 2013-06-26 10:11:22 浏览: 9823



    鼻衄属中医学中的衄血证之一,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孔流血不止,或动辄鼻中出血,反复发作等。中医认为,鼻衄可分为肺热型、胃热型、肝火型3种。各自症状表现为:肺热型鼻燥而衄、口干、咳少痰、舌红;胃热型口渴喜饮、欲饮冷水、鼻燥口臭、烦躁、舌红苔黄;肝火型头痛眩晕、口苦易怒、目赤有眵、舌红。

    中医认为,鼻衄是由肺热、胃热、肝火等引起的。所以在治疗上应个别对待:肺火旺者宜吃具有泄肺清热作用的食物;胃火盛者宜吃具有清胃凉血作用的食物;肝火旺者宜吃具有清肝泻火作用的食物。所有类型的鼻衄患者都要忌食辛辣刺激性、温热助火性、煎炸爆炒类以及海腥发物的食物与烟酒。

    患有鼻衄病症的人适宜食用下列食物。
    1.西瓜:性寒,味甘,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之功效。鼻衄者宜多吃西瓜,尤其是胃热鼻衄者最宜。《丹溪心法》云:“治口疮甚者,用西瓜浆水徐徐饮之。”《滇南本草》还说:“西瓜治一切热症。”这是因为西瓜性属大凉,所以,肺热肝热而鼻衄者亦宜食西瓜。
    2.马兰头:性凉,具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日华子本草》载:马兰“止鼻衄,吐血”。《本草正义》中还说:“马兰,最解热毒,能专入血分,止血凉血,尤其特长。”《福建民间草药》曾介绍:“治衄血不止:鲜马兰一握,用第二次淘米水洗净,捣烂取自然汁,调等量冬蜜加温内服。”
    3.韭菜:据《丹溪心法》记载:“经血逆行,或血腥,或吐血,或唾血,用韭汁服之。”《方脉正宗》还介绍,“治吐血、唾血、呕血、衄血、淋血、尿血及一切血证”,主要是用“韭菜十斤,捣汁”饮用。
    4.藕节:藕的节疤有很好的止血作用。是中医最为常用的止血之品,可用于多种衄血病症。《药性论》云:“藕节捣汁,主吐血不止,口鼻并皆治之。”《本草纲目》中就介绍:“治鼻衄不止:藕节捣汁饮。”
    5.米醋:具有散淤、止血之功效,凡鼻衄者皆宜,孙思邈《千金方》中早有用食醋“治鼻血出不止”的记载。
    6.胖大海: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泻肺火、利咽喉之功效,肺热鼻衄者宜之。《本草纲目拾遗》中就说它“治一切热症劳伤下血”。
    7.白茅根:性寒,味甘,具有凉血、清热、止血、利尿之功效,治鼻出血,古代医家亦多用之。鼻衄之人食之最宜,《本草经疏》云:“血热则妄行,溢出上窍为吐、为咯、为鼻颇齿断,凉血和血,则诸证自除。”《妇人良方》载:“治血热鼻衄:白茅根汁一合,饮之。”《圣惠方》也介绍:“治鼻衄不止:茅根为末,米泔水服二钱。”
    8.芜菁:性平,具有消食、下气之功效。根据前人经验,鼻衄之人食之宜。如《十便良方》中就曾介绍:“治鼻中出血:诸葛菜,生捣汁饮。”诸葛菜即是芜菁的异名。
    此外,鼻衄者还宜食用苹果、柿子、瓠子、小白菜、黑木耳、菜瓜、地耳、金银花、柿饼、枇杷、草莓、生黄瓜、苦瓜、番茄、罗汉果、茭白、苋菜、芹菜、黄花菜、金花菜、荠菜、枸杞头、绿豆、绿豆芽、梨子、冬瓜、丝瓜、莼菜、蕺菜等。

    患有鼻衄病症的人应当忌食的食物有以下几种。
    1.爆米花:属于香燥耗津伤阴之物,清代食医王孟英曾说:“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鼻衄多为肺热胃火或肝火为患,爆米花性热助火,法当忌食。
    2.羊肉:属于甘温性热食物,易助热动火,汉代医家张仲景指出:“有宿热者不可食之。”鼻衄反复发作之人,中医多认为肺经有伏火,故不宜多食常食。
    3.荔枝:属于性温热食物,多食易助热上火动血,加重鼻出血的病情,如《本草纲目》中说:“鲜者食多,即衄血。”《随息居饮食谱》中亦载:“多食发热,动血,凡上焦有火者忌之。”
    4.花椒:味辛、性温热,食用易动火伤阴,辛燥动血。凡一切火热之证皆当忌食。正如《本草经疏》所告诫:“一切阴虚阳盛,火热上冲,献血等证,法所咸忌。”肺火鼻衄者亦当忌食。
    5.桂皮:大辛大热,具有补火壮阳之功效,但也有性热助火、燥烈伤阴、辛散动血之弊,凡出血性疾病,概当忌食。明代名医缪希雍就曾告诫:“血崩血淋尿血,阴虚吐血咯血,鼻超齿断,汗血,……法并忌之。”误食之,势必加重鼻孔出血,切忌。
    此外,鼻衄之人还应当忌吃芫荽、香椿头、公鸡、猪头肉、鹅肉、虾子、螃蟹、芥菜、芥末、茴香、丁香、胎盘、肉苁蓉、生姜、葱、大蒜、油炸花生、炒黄豆、各种海鱼海腥之物、狗肉、冬虫夏草、黄芪以及白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