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菜瓢谷 发布时间: 2013-01-07 17:33:10 浏览: 12381
【别名】
番薯、白薯、地瓜、山芋。
【注解】
红薯等在植物学上的正式名字叫甘薯。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可供给大量热能,有的地区把它作为主食。
【营养成分】
红薯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但不含脂肪。此外,其还富含膳食纤维、生物类黄酮、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胡萝卜素、钾等营养物质。
【药性功效】
红薯含有独特的生物类黄酮成分,能促使排便通畅,可有效抑制乳腺癌和结肠癌的发生;能提高消化器官的功能,滋补肝肾,也可以有效治疗肝炎和黄疸。
红薯蛋白质质量高,可弥补大米、白面中的营养缺失,经常食用可提高人体对主食中营养的利用率,使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红薯富含膳食纤维,具有阻止糖分转化脂肪的特殊功能;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和防止便秘,用来治疗痔疮和肛裂等,对预防直肠癌和结肠癌也有一定作用。
红薯对人体器官黏膜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可抑制胆固醇的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肝肾中的结缔组织萎缩,防止胶原病的发生。
【宜食】
一般人都可食用。每次1个(150克)。
【忌食】
红薯在胃中产生酸,所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胃酸过多的患者不宜食用;烂红薯(带有黑斑的红薯)和发芽的红薯可使人中毒,不可食用;凉的红薯易致胃脘不适,不宜食用;一次不要吃太多,以防发生烧心、吐酸水、肚胀排气等现象;红薯的加工食品不宜过多食用,因其制作过程会加入明矾,若过多食用会导致铝在体内蓄积,不利健康。
【文献参考】
《本草纲目》:“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
《本草纲目拾遗》:“其性平味甘无毒,入脾、肾二经。能凉血活血,益气生津,解渴止血,宽肠胃通便秘,产妇最宜。”
《随息居饮食谱》:“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凡渡海注船者,不论生熟,食少许即安。”
【食疗偏方】
炒红薯
原料:红薯250克。
制法及用法:加油、盐炒熟,一次吃完,1天2次。
功效:治便秘。
红糖红薯叶
原料:生红薯叶。
制法及用法:红薯叶捣烂,调红糖,贴腹脐。
功效:可治大小便不通。
水煎红薯藤:
原料:干红薯藤适量。
制法及用法:水煎服。
功效:可治消渴。
热门推荐
浏览:523233
浏览:411116
浏览:348719
浏览:348719
浏览:348718
浏览:337063
浏览:178130
浏览:177271
浏览:171123
浏览:16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