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菜瓢谷 发布时间: 2013-01-06 14:12:39 浏览: 7875
【别名】
四鳃鱼、花鲈、鲈板。
【注解】
鲈鱼在咸水、淡水中均可生存,属鳍科,是肉食性鱼类,无毒,口大,鳞细。鲈鱼在中国沿海一带、河口和江河及江南水乡各地均有分布。
【营养成分】
鲈鱼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2、烟酸和微量维生素B1、磷、铁等营养成分。
【药性功效】
鲈鱼性平、淡、味甘,具有健脾益肾、补气安胎、健身补血等功效,对慢性肠炎、慢性肾炎、习惯性流产、胎动不安、妊娠期水肿、产后乳汁缺乏、手术后伤口难愈合等有辅助治疗之效。鲈鱼中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对儿童和中老年人的骨骼组织也有益。
【宜食】
鲈鱼可鲜食,其烹饪方式很多,常见的有红烧、清蒸,也可做羹汤,其味鲜美;也可腌制食用,腌食以“鲈鱼烩”最出名。贫血头晕、慢性肾炎、习惯性流产、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产后乳汁缺乏者宜食。
【忌食】
皮肤病疮肿患者忌食。此外,由于鲈鱼是肉食性鱼类,其鱼肝不宜食用;鲈鱼也忌与奶酪同食。
【文献参考】
《食疗本草》:“安胎、补中、作尤佳。”
《嘉祐本草》:“鲈鱼,多食宜人,作尤良。暴干甚香美,虽有小毒,不至发病。”
《随息居饮食谱》:“鲈鱼,多食发疮患癖,其肝尤毒。中其毒者,芦根汁解之。”
《食经》:“鲈鱼肉多食发痃癖疮肿,不可同乳酪食。”
【食疗偏方】
菊花鲈鱼块
原料:鲈鱼脊肉150克,菊花2朵,葱花3克,姜末3克,料酒6毫升,精盐3克,白糖1.5克,生菜油、淀粉、味精、香油各适量。
制法:将菊花瓣摘下,剪去两端,先用10%的淡盐水略洗,再用冷开水冲泡捞出、沥去水,待用。用汤6克把淀粉溶开,待用。将鱼肉切成长、宽各6.6厘米,厚3.3厘米的方块,下入140℃的热油中炸熟,捞出,控去油。炒锅内略留油底,上火烧热,下葱花、姜末略爆,炝入料酒,依次加放汤、食盐、白糖、味精、鱼块颠均,勾芡,淋入香油,出锅上盘。菊花的一半放在鱼块下垫底,另一半圈在盘边上即成。
功效:补虚壮阳。
热门推荐
浏览:523233
浏览:411116
浏览:348719
浏览:348719
浏览:348718
浏览:337063
浏览:178130
浏览:177271
浏览:171123
浏览:169402